【征求单位和公众意见】中共六安市金安区委 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安区2023年度工业发展要点》的通知

征集单位:金安区经信局征集时间:[ 2022-12-03 00:00 ] 至 [ 2023-01-03 00:00 ]状态:已结束
  • 征集公告
  • 起草说明
  • 征集渠道
  • 网络渠道意见及采纳情况
  • 其他渠道公众意见及采纳情况
  • 征集小结(结果反馈)
  • 文件
  • 解读

为充分征求社会公众及乡镇街、区直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现将《中共六安市金安区委 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安区2023年度工业发展要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踊跃提出意见,征求意见时间自2022123202313日止。提出意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一、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540室,并请在信封上注明“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字样,邮政编码:237000。

二、通过电话反馈意见至:0564-3261601,联系人:沈悦

三、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771864984@qq.com

四、登录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网“全区政府网站‘面向社会和公众’意见征集平台”(https://www.ja.gov.cn/content/column/6815071)留言。

 

 

六安市金安区经信局    

 2022123日      

 


 

《金安区2023年度工业发展要点》征求意见稿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也是推进工业强区战略的攻坚之年。全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拉高标杆、奋勇争先”总基调,深入实施工业强区主战略,促进工业经济“提质、扩量、增效、降本”,加快推进金安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总体目标:全年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以上,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以上,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60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到20%以上。

一、推进转型升级,促进提质

1. 推进数字赋能。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行业头部企业建立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信息化基础好的中小企业建设企业级平台;拓展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推进5G技术在工业生产制造、智慧养老、智慧农业等行业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打造一批5G典型示范应用项目;开展工业互联网诊断,通过“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线上诊断、服务商入企诊断等形式,分析企业改造需求、明确转型方向,推广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软件服务包等;推动网络基础设施持续升级,加快5G 和千兆光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制造业集聚区、重点工业园区、企业厂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力争探索建立1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以上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2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项目。

2. 推进技术改造。持续实施“老树育新干”工程,优化存量,以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绿色化、创新化“六化”为方向,围绕装备制造、轻纺服装、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推动启动营收亿元以上规上企业四化改造全覆盖。重点推动英瑞针织智造产业园、西商现代农业食品产业园、新华畜牧农业产业加工园等项目投产达效,推动酷豆丁科技三期、江淮电机伺服电驱系统生产、楚南新材料智能配件等技改项目主体建成;支持至高机械、龙兴汽车、发达机械等传统型装备制造类企业不断适应市场,积极转型智能电动汽车配套,优化调整产品品种,持续增加先进设备,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新路。全年力争规上企业实施技改项目40个以上。

3. 推进科技创新。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积极融入合肥滨湖科学城,承接科技创新资源外溢辐射;探索“双向飞地”模式,引进设立更多的大院大所分支机构;加强前沿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着力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省级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等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引进国家重点创新平台进行基地建设或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龙头企业到沪苏浙、合肥等地设立“离岸孵化器”,促进科技成果在我区转移转化;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仪器设备购置租用、科技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全年力争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工业设计中心1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收比重突破2.6%。

二、强化主体培育,促进扩量

4. 强化梯次培育。按照“培优、提质、壮强”行动计划,加大“小升规”企业的培育力度,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户以上;建立高新技术后备企业信息库,精准帮扶,全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企业集群,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规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突破40%;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机制,把全环节金融服务工作做精、做细、做到位,力争实现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强化亿元企业培育,不断壮大骨干力量,力争亿元企业达到55户;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持续完善“培育库-市级专精特新-省级专精特新-国家级小巨人或隐形冠军”培育链条,力争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8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户,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户。

5. 强化项目攻坚。抢抓上海对口合作六安、合六同城化重大机遇,紧盯重点区域,锁定重点对象,锚定重点产业,加大招引力度,做大做优增量,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0个以上;持续推动“积树成林”工程,按照“前期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问题项目抓整改”的要求,整合各方力量,设立工作专班,落实“三库联动”调度推进机制,对全区工业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全力打通项目建设堵点、卡点,重点推动科大国创、合力铸造、豪斯特等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年内全部投产达效,推动强龙新能源、启新新能源、鸿劲铝业等项目落地开工,确保形成实物工作量,力争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5个以上,建成投产25个以上,纳规15个以上。

6. 强化夯实平台。着力构建“一区多园”(示范园区、城北片区、先生店片区)工业发展空间体系,持续完善电力、燃气、供水、通信、道路、消防、防汛、治污等基础设施以及为企业服务的标准厂房、孵化器、仓储物流、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增强平台承载能力;突出金安经济开发区工业发展“主战场”功能,重点围绕新能源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打造智能电动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产业园,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力争全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7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20家以上。推动六安软件园快速发展,力争年内入驻企业10户以上。推进六松合作园区建设,完成产业规划,完善部分基础设施。

三、推动集约集聚,促进增效

7. 推动亩均效益评价。科学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对区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亩均效益评价,按照A档优先发展、B档提升发展、C档调控帮扶、D档倒逼整治的原则,实施差别化财税、用地、用电、用水、用气、金融、人才等政策,推进资源要素向评价高的企业集聚,力争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0%,亩均营收增长15%以上;帮助企业认清定位,找到差距,对标先进、补齐短板,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处置,开展闲置建设用地、工业低效土地清理,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

8. 推动质量品牌提升。大力支持企业开发生产首台套装备、工业精品、新产品等,充分运用各级奖补政策,鼓励企业积极争建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坚持标准引领,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制(修)定,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充分发挥政府质量奖、皖美品牌的导向作用,争创省、市政府质量奖的标杆企业,推动名优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全年培育首台(套)装备4个,在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申报上有所突破,安徽工业精品2个,省级新产品2个,5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9.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决策部署,制定《金安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全面推进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打造一批节能、节水标杆型企业,重点推动金安区低碳智慧园区光储充控项目建设;深化工业领域治污减排,淘汰一批落后和过剩产能,严禁“两高”项目落地;深入推进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壮大节能环保生产企业、推介节能环保先进技术、推广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实施节能环保重点项目、培育节能环保服务公司。全年力争培育省级绿色工厂1户,市级绿色工厂2户,实施省级“绿色化”重点改造项目1个以上。

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降本

10. 优化政策引领机制。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大力支持帮助企业申报享受各类惠企政策,力争扩大我区企业的资金份额。围绕省制造业4116”行动计划及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最新文件,更新完善区级惠企政策,设立区级工业发展资金4000万元,重点支持技术改造、专精特新升级、小微园区高质量发展等,确保引导支持方向与省、市一致,发挥出叠加效应。

11. 优化服务企业机制。推深做实“为企服务”,推进精准对接、精准调度、精准帮扶,开展“优环境、稳经济”走访、“企业诊断、救治、纾困”、企业家座谈会等专题活动,建立收集到的困难和问题分层级化解机制;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程序,加大事前指导服务力度,落实“最多跑一次”制度;完善“企业宁静日”制度,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行为,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支持引导智能电动汽车、纺织服装等行业协会发挥沟通、协调、研究等职能作用,引导相关行业不断做大做强。

12. 优化要素保障机制。优化用地结构,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确保重点工业项目用地保障;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扎实开展金融服务“五进”活动,发挥基金、创业担保贷款、过桥资金、园区贷、科技贷等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围绕“引才、育才、用才”,继续推进企业家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全年举办2期企业家培训,完善人才引进柔性机制;开展“助企开门红”等专题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实现返乡人员本地就业率不低于40%,满足企业和新投产项目的基本用工需求;通过整合低端铸造企业,深入挖掘存量产能,满足优质项目落地的产能需求,力争再置换出5万吨以上产能指标。

 

附件:《金安区2023年度工业发展要点》重点任务分解表

 

附件

《金安区2023年度工业发展要点》重点任务分解表

序号

重点任务

内容和要求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1

总体目标

完成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增长目标

全年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以上,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以上,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60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到20%以上。

区经信局

区统计局、区发改委、金安经济开发区及有关乡镇

2

推进转型升级,促进提质

推进数字

赋能

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开展工业互联网诊断推进制造业集聚区、重点工业园区、企业厂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力争探索建立1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以上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2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项目。

区经信局

区数管局、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有关重点企业

3

推进技术

改造

持续实施“老树育新干”工程,以“六化”为方向,围绕装备制造、轻纺服装等传统产业,推动启动营收亿元以上规上企业四化改造全覆盖。重点推动英瑞针织智造产业园、西商现代农业食品产业园等项目投产达效,推动酷豆丁科技三期、江淮电机伺服电驱系统生产等技改项目主体建成;支持至高机械、龙兴汽车、发达机械等传统型装备制造类企业积极转型。全年力争规上企业实施技改项目40个以上。

区经信局

区发改委、金安经济开发区、城北镇及有关乡镇

4

推进科技

创新

着力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省级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等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在我区转移转化;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仪器设备购置租用、科技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全年力争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工业设计中心1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收比重突破2.6%

区发改委、区经信局、区科技局

金安经济开发区

及有关乡镇

5

强化主体培育,促进扩量

强化梯次

培育

按照“培优、提质、壮强”行动计划,加大“小升规”企业的培育力度,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户以上;全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企业集群,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规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突破40%;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机制,力争实现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强化亿元企业培育,力争亿元企业达到55户;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8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户,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户。

区经信局、区科技局、区金融服务中心

区统计局、金安经济开发区及

有关乡镇

6

强化项目

攻坚

抢抓上海对口合作、合六同城化重大机遇,加大招引力度,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0个以上;持续推动“积树成林”工程,整合各方力量,设立工作专班,全力打通项目建设堵点、卡点,重点推动科大国创、合力铸造、豪斯特等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年内全部投产达效,推动强龙新能源、启新新能源、鸿劲铝业等项目落地开工,确保形成实物工作量,力争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5个以上,建成投产25个以上,纳规15个以上。

区招商创业中心、区发改委、区经信局

金安经济开发区

及有关乡镇

7

强化夯实

平台

着力构建“一区多园”(示范园区、城北片区、先生店片区)工业发展空间体系,持续完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以及孵化器等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增强平台承载能力;突出金安经济开发区工业发展“主战场”功能,重点围绕新能源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打造智能电动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产业园,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力争全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7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20家以上。推动六安软件园快速发展,力争年内入驻企业10户以上。推进六松合作园区建设,完成产业规划,完善部分基础设施。

金安经济

开发区

区经信局、区统计局、区发改委

8

推动集约集聚,促进增效

推动亩均

效益评价

科学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对区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亩均效益评价,推进资源要素向评价高的企业集聚,力争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0%,亩均营收增长15%以上;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处置,开展闲置建设用地、工业低效土地清理,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

区经信局

区自然资源局、

区税务局、金安

经济开发区及

有关乡镇

9

推动质量

品牌提升

大力支持企业开发生产首台套装备、工业精品、新产品等,鼓励企业积极争建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制()定,争创省、市政府质量奖的标杆企业;力争全年培育首台()装备4个,在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申报上有所突破,安徽工业精品2个,省级新产品2个,5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区经信局、区市场监管局

金安经济开发区

及有关乡镇

10

推动绿色

低碳发展

制定《金安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打造一批节能、节水标杆型企业,重点推动金安区低碳智慧园区光储充控项目建设;深化工业领域治污减排,淘汰一批落后和过剩产能,严禁“两高”项目落地;深入推进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全年力争培育省级绿色工厂1户,市级绿色工厂2户,实施省级“绿色化”重点改造项目1个以上。

区经信局

区发改委、区生态环境分局、金安经济开发区及

有关乡镇

11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降本

优化政策

引领机制

更新完善区级惠企政策,设立区级工业发展资金4000万元,重点支持技术改造、专精特新升级、小微园区高质量发展等,确保引导支持方向与省、市一致,发挥出叠加效应。

区经信局

区财政局

12

优化服务

企业机制

推深做实“为企服务”,开展“优环境、稳经济”走访、企业家座谈会等专题活动,建立收集到的困难和问题分层级化解机制;落实“最多跑一次”制度;完善“企业宁静日”制度。支持引导智能电动汽车、纺织服装等行业协会发挥沟通、协调、研究等职能作用,引导相关行业不断做大做强。

区政府办

区经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数管局、区民政局

13

优化要素

保障机制

优化用地结构,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扎实开展金融服务“五进”活动,发挥基金、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进企业家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全年举办2期企业家培训;开展“助企开门红”等专题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实现返乡人员本地就业率不低于40%;通过整合低端铸造企业,力争再置换出5万吨以上产能指标。

区自然资源局、区金融服务中心、区人社局、区经信局

区产投公司、金安经济开发区及

有关乡镇

 

起草说明

《金安区2023年度工业发展要点》的起草说明

 


   《中共六安市金安区委 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安区2023年度工业发展要点》主要从推进转型升级,促进提质;强化主体培育,促进扩量;推动集约集聚,促进增效;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降本4大条块,涉及12条具体政策,具体内容:
    一、推进转型升级,促进提质
    1. 推进数字赋能。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行业头部企业建立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信息化基础好的中小企业建设企业级平台;拓展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推进5G技术在工业生产制造、智慧养老、智慧农业等行业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打造一批5G典型示范应用项目;开展工业互联网诊断,通过“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线上诊断、服务商入企诊断等形式,分析企业改造需求、明确转型方向,推广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软件服务包等;推动网络基础设施持续升级,加快5G 和千兆光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制造业集聚区、重点工业园区、企业厂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力争探索建立1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以上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2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项目。
    2. 推进技术改造。持续实施“老树育新干”工程,优化存量,以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绿色化、创新化“六化”为方向,围绕装备制造、轻纺服装、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推动启动营收亿元以上规上企业四化改造全覆盖。重点推动英瑞针织智造产业园、西商现代农业食品产业园、新华畜牧农业产业加工园等项目投产达效,推动酷豆丁科技三期、江淮电机伺服电驱系统生产、楚南新材料智能配件等技改项目主体建成;支持至高机械、龙兴汽车、发达机械等传统型装备制造类企业不断适应市场,积极转型智能电动汽车配套,优化调整产品品种,持续增加先进设备,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新路。全年力争规上企业实施技改项目40个以上。
    3. 推进科技创新。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积极融入合肥滨湖科学城,承接科技创新资源外溢辐射;探索“双向飞地”模式,引进设立更多的大院大所分支机构;加强前沿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着力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省级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等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引进国家重点创新平台进行基地建设或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龙头企业到沪苏浙、合肥等地设立“离岸孵化器”,促进科技成果在我区转移转化;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仪器设备购置租用、科技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全年力争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工业设计中心1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收比重突破2.6%。
    二、强化主体培育,促进扩量
    4. 强化梯次培育。按照“培优、提质、壮强”行动计划,加大“小升规”企业的培育力度,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户以上;建立高新技术后备企业信息库,精准帮扶,全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企业集群,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规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突破40%;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机制,把全环节金融服务工作做精、做细、做到位,力争实现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强化亿元企业培育,不断壮大骨干力量,力争亿元企业达到55户;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持续完善“培育库-市级专精特新-省级专精特新-国家级小巨人或隐形冠军”培育链条,力争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8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户,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户。
    5. 强化项目攻坚。抢抓上海对口合作六安、合六同城化重大机遇,紧盯重点区域,锁定重点对象,锚定重点产业,加大招引力度,做大做优增量,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0个以上;持续推动“积树成林”工程,按照“前期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问题项目抓整改”的要求,整合各方力量,设立工作专班,落实“三库联动”调度推进机制,对全区工业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全力打通项目建设堵点、卡点,重点推动科大国创、合力铸造、豪斯特等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年内全部投产达效,推动强龙新能源、启新新能源、鸿劲铝业等项目落地开工,确保形成实物工作量,力争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5个以上,建成投产25个以上,纳规15个以上。
    6. 强化夯实平台。着力构建“一区多园”(示范园区、城北片区、先生店片区)工业发展空间体系,持续完善电力、燃气、供水、通信、道路、消防、防汛、治污等基础设施以及为企业服务的标准厂房、孵化器、仓储物流、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增强平台承载能力;突出金安经济开发区工业发展“主战场”功能,重点围绕新能源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打造智能电动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产业园,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力争全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7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20家以上。推动六安软件园快速发展,力争年内入驻企业10户以上。推进六松合作园区建设,完成产业规划,完善部分基础设施。
    三、推动集约集聚,促进增效
    7. 推动亩均效益评价。科学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对区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亩均效益评价,按照A档优先发展、B档提升发展、C档调控帮扶、D档倒逼整治的原则,实施差别化财税、用地、用电、用水、用气、金融、人才等政策,推进资源要素向评价高的企业集聚,力争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0%,亩均营收增长15%以上;帮助企业认清定位,找到差距,对标先进、补齐短板,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处置,开展闲置建设用地、工业低效土地清理,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
    8. 推动质量品牌提升。大力支持企业开发生产首台套装备、工业精品、新产品等,充分运用各级奖补政策,鼓励企业积极争建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坚持标准引领,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制(修)定,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充分发挥政府质量奖、皖美品牌的导向作用,争创省、市政府质量奖的标杆企业,推动名优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全年培育首台(套)装备4个,在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申报上有所突破,安徽工业精品2个,省级新产品2个,5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9.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决策部署,制定《金安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全面推进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打造一批节能、节水标杆型企业,重点推动金安区低碳智慧园区光储充控项目建设;深化工业领域治污减排,淘汰一批落后和过剩产能,严禁“两高”项目落地;深入推进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壮大节能环保生产企业、推介节能环保先进技术、推广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实施节能环保重点项目、培育节能环保服务公司。全年力争培育省级绿色工厂1户,市级绿色工厂2户,实施省级“绿色化”重点改造项目1个以上。
    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降本
    10. 优化政策引领机制。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大力支持帮助企业申报享受各类惠企政策,力争扩大我区企业的资金份额。围绕省制造业4116”行动计划及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最新文件,更新完善区级惠企政策,设立区级工业发展资金4000万元,重点支持技术改造、专精特新升级、小微园区高质量发展等,确保引导支持方向与省、市一致,发挥出叠加效应。

    11. 优化服务企业机制。推深做实“为企服务”,推进精准对接、精准调度、精准帮扶,开展“优环境、稳经济”走访、“企业诊断、救治、纾困”、企业家座谈会等专题活动,建立收集到的困难和问题分层级化解机制;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程序,加大事前指导服务力度,落实“最多跑一次”制度;完善“企业宁静日”制度,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行为,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支持引导智能电动汽车、纺织服装等行业协会发挥沟通、协调、研究等职能作用,引导相关行业不断做大做强。
    12. 优化要素保障机制。优化用地结构,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确保重点工业项目用地保障;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扎实开展金融服务“五进”活动,发挥基金、创业担保贷款、过桥资金、园区贷、科技贷等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围绕“引才、育才、用才”,继续推进企业家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全年举办2期企业家培训,完善人才引进柔性机制;开展“助企开门红”等专题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实现返乡人员本地就业率不低于40%,满足企业和新投产项目的基本用工需求;通过整合低端铸造企业,深入挖掘存量产能,满足优质项目落地的产能需求,力争再置换出5万吨以上产能指标。
    、创新举措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决策部署,制定《金安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全面推进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打造一批节能、节水标杆型企业,重点推动金安区低碳智慧园区光储充控项目建设;深化工业领域治污减排,淘汰一批落后和过剩产能,严禁“两高”项目落地;深入推进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壮大节能环保生产企业、推介节能环保先进技术、推广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实施节能环保重点项目、培育节能环保服务公司。全年力争培育省级绿色工厂1户,市级绿色工厂2户,实施省级“绿色化”重点改造项目1个以上。
    、保障措施
    优化要素保障机制。优化用地结构,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确保重点工业项目用地保障;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扎实开展金融服务“五进”活动,发挥基金、创业担保贷款、过桥资金、园区贷、科技贷等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围绕“引才、育才、用才”,继续推进企业家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全年举办2期企业家培训,完善人才引进柔性机制;开展“助企开门红”等专题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实现返乡人员本地就业率不低于40%,满足企业和新投产项目的基本用工需求;通过整合低端铸造企业,深入挖掘存量产能,满足优质项目落地的产能需求,力争再置换出5万吨以上产能指标。

网络渠道发表意见

电话渠道
0564-3261601
来信来访渠道
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540室,并请在信封上注明“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字样,邮政编码:237000。

其他渠道公众意见及采纳情况

未收到其他渠道公众意见及采纳情况

征集小结(结果反馈)反馈时间:2023年1月3日 8时51分

2022123日,我单位对《中共六安市金安区委 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安区2023年度工业发展要点》向有关部门和公众征求意见,于123日至13日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网站公开、书面信件等方式向社会征集相关意见和建议,共收到反馈意见和建议1条,其中采纳1条,采纳与否的理由见下表。

                      

     《中共六安市金安区委 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安区2023年度工业发展要点》的通知

                                     反馈意见采纳情况表

序号

反馈单位

反馈意见

采纳情况

原因

1

区经信局

1“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机制,把全环节金融服务工作做精、做细、做到位,推动酷豆丁完成新三
板上市”中“推动酷豆丁完成新三板上市”修改为“力争完成一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2.“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发挥创业担保货款,中小企业应急货款及过桥资金等政策作用,确保资金要素保障”,建议此项修改为: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扎实开展金融服务“五进”活动,发挥基金、创业担保贷款、过桥资金、园区货、科技贷等政策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采纳

有相关政策支持

 

六安市金安区经信局    

 202313日      

 


文件

中共六安市金安区委 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安区2023年度工业发展要点》的通知

金发20234

 

各乡镇(街)党(工)委和人民政府(办事处),园区工委和管委,区直各单位:

《金安区2023年度工业发展要点》已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六安市金安区委     

  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    

                              2023130日        

 

金安区2023年度工业发展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也是推进工业强区战略的攻坚之年。全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拉高标杆、奋勇争先总基调,深入实施工业强区主战略,促进工业经济提质、扩量、增效、降本,加快推进金安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总体目标:全年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以上,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以上,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60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到20%以上。

一、推进转型升级,促进提质

1. 推进数字赋能。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行业头部企业建立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信息化基础好的中小企业建设企业级平台;拓展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推进5G技术在工业生产制造、智慧养老、智慧农业等行业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打造一批5G典型示范应用项目;开展工业互联网诊断,通过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线上诊断、服务商入企诊断等形式,分析企业改造需求、明确转型方向,推广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软件服务包等;推动网络基础设施持续升级,加快5G 和千兆光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制造业集聚区、重点工业园区、企业厂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力争探索建立1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以上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2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项目。

2. 推进技术改造。持续实施老树育新干工程,优化存量,以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绿色化、创新化六化为方向,围绕装备制造、轻纺服装、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推动启动营收亿元以上规上企业四化改造全覆盖。重点推动英瑞针织智造产业园、西商现代农业食品产业园、新华畜牧农业产业加工园等项目投产达效,推动酷豆丁科技三期、江淮电机伺服电驱系统生产、楚南新材料智能配件等技改项目主体建成;支持至高机械、龙兴汽车、发达机械等传统型装备制造类企业不断适应市场,积极转型智能电动汽车配套,优化调整产品品种,持续增加先进设备,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新路。全年力争规上企业实施技改项目40个以上。

3. 推进科技创新。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积极融入合肥滨湖科学城,承接科技创新资源外溢辐射;探索双向飞地模式,引进设立更多的大院大所分支机构;加强前沿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着力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省级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等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引进国家重点创新平台进行基地建设或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龙头企业到沪苏浙、合肥等地设立离岸孵化器,促进科技成果在我区转移转化;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仪器设备购置租用、科技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全年力争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工业设计中心1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收比重突破2.6%

二、强化主体培育,促进扩量

4. 强化梯次培育。按照培优、提质、壮强行动计划,加大小升规企业的培育力度,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户以上;建立高新技术后备企业信息库,精准帮扶,全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企业集群,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规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突破40%;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机制,把全环节金融服务工作做精、做细、做到位,力争实现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强化亿元企业培育,不断壮大骨干力量,力争亿元企业达到55户;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持续完善培育库-市级专精特新-省级专精特新-国家级小巨人或隐形冠军培育链条,力争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8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户,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户。

5. 强化项目攻坚。抢抓上海对口合作六安、合六同城化重大机遇,紧盯重点区域,锁定重点对象,锚定重点产业,加大招引力度,做大做优增量,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0个以上;持续推动积树成林工程,按照前期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问题项目抓整改的要求,整合各方力量,设立工作专班,落实三库联动调度推进机制,对全区工业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全力打通项目建设堵点、卡点,重点推动科大国创、合力铸造、豪斯特等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年内全部投产达效,推动强龙新能源、启新新能源、鸿劲铝业等项目落地开工,确保形成实物工作量,力争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5个以上,建成投产25个以上,纳规15个以上。

6. 强化夯实平台。着力构建一区多园”(示范园区、城北片区、先生店片区)工业发展空间体系,持续完善电力、燃气、供水、通信、道路、消防、防汛、治污等基础设施以及为企业服务的标准厂房、孵化器、仓储物流、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增强平台承载能力;突出金安经济开发区工业发展主战场功能,重点围绕新能源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打造智能电动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产业园,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力争全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7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20家以上。推动六安软件园快速发展,力争年内入驻企业10户以上。推进六松合作园区建设,完成产业规划,完善部分基础设施。

三、推动集约集聚,促进增效

7. 推动亩均效益评价。科学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对区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亩均效益评价,按照A档优先发展、B档提升发展、C档调控帮扶、D档倒逼整治的原则,实施差别化财税、用地、用电、用水、用气、金融、人才等政策,推进资源要素向评价高的企业集聚,力争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0%,亩均营收增长15%以上;帮助企业认清定位,找到差距,对标先进、补齐短板,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处置,开展闲置建设用地、工业低效土地清理,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

8. 推动质量品牌提升。大力支持企业开发生产首台套装备、工业精品、新产品等,充分运用各级奖补政策,鼓励企业积极争建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坚持标准引领,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制()定,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充分发挥政府质量奖、皖美品牌的导向作用,争创省、市政府质量奖的标杆企业,推动名优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全年培育首台()装备4个,在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申报上有所突破,安徽工业精品2个,省级新产品2个,5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9.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决策部署,制定《金安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全面推进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打造一批节能、节水标杆型企业,重点推动金安区低碳智慧园区光储充控项目建设;深化工业领域治污减排,淘汰一批落后和过剩产能,严禁两高项目落地;深入推进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壮大节能环保生产企业、推介节能环保先进技术、推广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实施节能环保重点项目、培育节能环保服务公司。全年力争培育省级绿色工厂1户,市级绿色工厂2户,实施省级绿色化重点改造项目1个以上。

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降本

10. 优化政策引领机制。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大力支持帮助企业申报享受各类惠企政策,力争扩大我区企业的资金份额。围绕省制造业“4116”行动计划及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最新文件,更新完善区级惠企政策,设立区级工业发展资金4000万元,重点支持技术改造、专精特新升级、小微园区高质量发展等,确保引导支持方向与省、市一致,发挥出叠加效应。

11. 优化服务企业机制。推深做实为企服务,推进精准对接、精准调度、精准帮扶,开展优环境、稳经济走访、企业诊断、救治、纾困、企业家座谈会等专题活动,建立收集到的困难和问题分层级化解机制;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程序,加大事前指导服务力度,落实最多跑一次制度;完善企业宁静日制度,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行为,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支持引导智能电动汽车、纺织服装等行业协会发挥沟通、协调、研究等职能作用,引导相关行业不断做大做强。

12. 优化要素保障机制。优化用地结构,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确保重点工业项目用地保障;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扎实开展金融服务五进活动,发挥基金、创业担保贷款、过桥资金、园区贷、科技贷等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围绕引才、育才、用才,继续推进企业家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全年举办2期企业家培训,完善人才引进柔性机制;开展助企开门红等专题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实现返乡人员本地就业率不低于40%,满足企业和新投产项目的基本用工需求;通过整合低端铸造企业,深入挖掘存量产能,满足优质项目落地的产能需求,力争再置换出5万吨以上产能指标。

附件:《金安区2023年度工业发展要点》重点任务分解表

 



《金安区2023年度工业发展要点》重点任务分解表

序号

重点任务

内容和要求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1

总体目标

完成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增长目标

全年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以上,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以上,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60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到20%以上。

区经信局

区统计局、区发改委、金安经济开发区及有关乡镇

2

推进转型升级,促进提质

推进数字赋能

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开展工业互联网诊断推进制造业集聚区、重点工业园区、企业厂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力争探索建立1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以上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2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项目。

区经信局

区数管局、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有关重点企业

3

推进技术改造

持续实施“老树育新干”工程,以“六化”为方向,围绕装备制造、轻纺服装等传统产业,推动启动营收亿元以上规上企业四化改造全覆盖。重点推动英瑞针织智造产业园、西商现代农业食品产业园等项目投产达效,推动酷豆丁科技三期、江淮电机伺服电驱系统生产等技改项目主体建成;支持至高机械、龙兴汽车、发达机械等传统型装备制造类企业积极转型。全年力争规上企业实施技改项目40个以上。

区经信局

区发改委、金安经济开发区、城北镇及有关乡镇

4

推进科技创新

着力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省级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等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在我区转移转化;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仪器设备购置租用、科技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全年力争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工业设计中心1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收比重突破2.6%

区发改委、区经信局、区科技局

金安经济开发区及有关乡镇

5

强化主培育促进扩量

强化梯次培育

按照“培优、提质、壮强”行动计划,加大“小升规”企业的培育力度,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户以上;全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企业集群,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规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突破40%;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机制,力争实现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强化亿元企业培育,力争亿元企业达到55户;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8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户,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户。

区经信局、区科技局、区金融服务中心

区统计局、金安经济开发区及有关乡镇

6

强化项目攻坚


抢抓上海对口合作、合六同城化重大机遇,加大招引力度,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0个以上;持续推动“积树成林”工程,整合各方力量,设立工作专班,全力打通项目建设堵点、卡点,重点推动科大国创、合力铸造、豪斯特等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年内全部投产达效,推动强龙新能源、启新新能源、鸿劲铝业等项目落地开工,确保形成实物工作量,力争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5个以上,建成投产25个以上,纳规15个以上。

区招商创业中心、区发改委、区经信局

金安经济开发区及有关乡镇

7

强化夯实平台


着力构建“一区多园”(示范园区、城北片区、先生店片区)工业发展空间体系,持续完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以及孵化器等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增强平台承载能力;突出金安经济开发区工业发展“主战场”功能,重点围绕新能源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打造智能电动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产业园,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力争全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7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20家以上。推动六安软件园快速发展,力争年内入驻企业10户以上。推进六松合作园区建设,完成产业规划,完善部分基础设施。

金安经济

开发区

区经信局、区统计局、区发改委

8

推动集集聚促进增效

推动亩均效益评价

科学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对区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亩均效益评价,推进资源要素向评价高的企业集聚,力争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0%,亩均营收增长15%以上;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处置,开展闲置建设用地、工业低效土地清理,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

区经信局

区自然资源局、区税务局、金安经济开发区及

有关乡镇

9

推动质量品牌提升


大力支持企业开发生产首台套装备、工业精品、新产品等,鼓励企业积极争建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制(修)定,争创省、市政府质量奖的标杆企业;力争全年培育首台(套)装备4个,在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申报上有所突破,安徽工业精品2个,省级新产品2个,5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区经信局、区市场监管局

金安经济开发区及有关乡镇

10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制定《金安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打造一批节能、节水标杆型企业,重点推动金安区低碳智慧园区光储充控项目建设;深化工业领域治污减排,淘汰一批落后和过剩产能,严禁“两高”项目落地;深入推进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全年力争培育省级绿色工厂1户,市级绿色工厂2户,实施省级“绿色化”重点改造项目1个以上。

区经信局

区发改委、区生态环境分局、金安经济开发区及有关乡镇

11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降本

优化政策引领机制

更新完善区级惠企政策,设立区级工业发展资金4000万元,重点支持技术改造、专精特新升级、小微园区高质量发展等,确保引导支持方向与省、市一致,发挥出叠加效应。

区经信局

区财政局

12

优化服务企业机制

推深做实“为企服务”,开展“优环境、稳经济”走访、企业家座谈会等专题活动,建立收集到的困难和问题分层级化解机制;落实“最多跑一次”制度;完善“企业宁静日”制度。支持引导智能电动汽车、纺织服装等行业协会发挥沟通、协调、研究等职能作用,引导相关行业不断做大做强。

区政府办

区经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数管局、区民政局

13

优化要素保障机制


优化用地结构,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扎实开展金融服务“五进”活动,发挥基金、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进企业家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全年举办2期企业家培训;开展“助企开门红”等专题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实现返乡人员本地就业率不低于40%;通过整合低端铸造企业,力争再置换出5万吨以上产能指标。

区自然资源局、区金融服务中心、区人社局、区经信局

区产投公司、金安经济开发区及

有关乡镇


 


解读

【部门解读】中共六安市金安区委 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安区2023年度工业发展要点》的通知

 

 

一、制定背景

围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合肥都市圈、合六经济走廊等战略部署,结合我区工业发展实际状况及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业)。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也是推进工业强区战略的攻坚之年。全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拉高标杆、奋勇争先”总基调,深入实施工业强区主战略,促进工业经济“提质、扩量、增效、降本”,加快推进金安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211月开始着手谋划,通过走访重点企业和项目、召开部分乡镇园区分管领导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征集民意,围绕省市区有关工业发展的要求,起草了《意见》初稿。之后,经区分管领导审阅修订,形成送审稿并呈送区政府主要领导审查,根据主要领导的审查意见,对送审稿进行了精炼修改,形成正式《意见》。

四、工作目标

全年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以上,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以上,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60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到20%以上。

五、政策框架和主要任务

(一)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我区传统产业如铸造、机械加工等实施技术改造,充分发掘本土企业的潜力,壮大智能电动汽车、高端机械基础件产业集群。开展企业家培训,提升高质量发展理念。

(二)抓好升规入统培育。围绕新增25家以上纳规企业的年度目标,倒排工期,部门联动,上门辅导,支持科大国创、至信科技、豪斯特汽车零部件、文轩新能源等企业及时入规纳统,有效拉动工业经济增长。

(三)加大双招双引力度。积极“走出去”敲门招商,做好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家电双招双引工作。紧盯签约、开工、投产等关键环节,调度在库项目,密切跟进签约后没有实质性进展的项目,狠抓落实已开工建设但进展缓慢的项目。

(四)落实稳企助企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靠前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结合“企业+班长+首席”为企服务工作,有效帮助企业解决交通运输、融资贷款、申报项目等各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五)推动5G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区5G专项小组协调作用,通过分级责任落实、建立清单管理、开展科普宣传等办法,清单式解决落地难、进场贵、公共资源开放、“转改直”等问题,实现主城区、部分重点乡镇、 热点区域及工业园区、风景区等局部重点区域的5G网络覆盖和5G精品标杆网络覆盖。

六、创新举措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决策部署,制定《金安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全面推进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打造一批节能、节水标杆型企业,重点推动金安区低碳智慧园区光储充控项目建设;深化工业领域治污减排,淘汰一批落后和过剩产能,严禁“两高”项目落地;深入推进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壮大节能环保生产企业、推介节能环保先进技术、推广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实施节能环保重点项目、培育节能环保服务公司。全年力争培育省级绿色工厂1户,市级绿色工厂2户,实施省级“绿色化”重点改造项目1个以上。

七、保障措施

主要从强化顶层设计、招商引资、政策支撑、要素保障四个方面谋划全局,增强市场活力、提振企业信心、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