淠史杭金安灌片改革试点推进会暨淠史杭灌区产学研融合等协议签约活动在金安区举行
7月26日,淠史杭金安灌片改革试点推进会暨淠史杭灌区产学研融合等协议签约活动在金安区举行。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王荣喜,金安区委书记王红等领导出席活动。省淠史杭总局、南水北调集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
上午,王荣喜一行赴马头镇调研淠史杭灌区改革试点,实地查看十字路闸灌区国债项目建设成效、崔店支渠智能计量设施及高标准农田衔接段,重点考察“水农融合”项目的水资源调度和工程管护运行细节。
下午,在省淠史杭总局调度中心,会议通过智慧水利平台演示、改革试点汇报等环节,集中展示了金安区在深化水价与用水权改革中的创新成果。会议还现场签订了《淠史杭现代化灌区产学研融合合作框架协议》和《安徽省淠史杭现代化灌区“水农融合”高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灌区建设正式进入科技赋能、跨界协同的新阶段。
王荣喜指出,要整合高校科研优势、企业市场资源及灌区管理平台,紧扣粮食安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使命,实现节水增产增效目标。聚焦节水灌溉、水农融合、精准计量等核心技术,以金安综合科研示范片为载体,打造节水场景中心和科研综合平台,形成灌区现代化管理的“科学大脑”。针对江淮地区特点,加强高效节水技术、水工程创新与农艺研究融合,靶向研发可推广成果,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与农业产值。强化人才梯队建设,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构建“学用相长”培养体系,为灌区发展提供稳定技术保障。
王荣喜强调,深化产学研融合是现代化灌区建设的必由之路,需通过科技赋能打造“优质水稻+生态养殖”特色产业带,形成可复制样板。各方要精诚合作,确保协议落地见效,让淠史杭工程持续造福江淮人民。
王红表示,水利改革成败取决于群众获得感。希望企业在工程设计中优先保障农民利益;金安区将探索可持续改革路径,把试点经验转化为普惠成果,为全省树标杆,将压实惠民工程责任,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转化为民生实效。